说起负面情绪,我们想到的可能会是:和朋友吵架、和他/她分手、考试挂科、告白失败、工作业绩没完成、或者是没有买到想看的电影票,生气了,火很大。结果越想事情越糟糕,事情越糟糕心情越差,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那么面对负面情绪,我们该怎么办呢?
今天和大家聊聊负面情绪这个事儿,我们总说不要有负面情绪,要正能量,但负面情绪却总是不可避免的,当我们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究竟该如何整理我们自己呢?《心理学与生活》一书中,作者理查德·格里格认为,面对负面情绪其实是有方法可依的,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通俗易懂的办法。
►负面情绪的后果
有人说,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可我们还是时常听到会有人说:这个人好负能量啊;他的情绪太负面了……诸如此类的话。而负面情绪之所以被认为是“负面”的,主要是因为它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后果,比如:
1.它会让身体感到不舒服
不论是何种的负面情绪都或多或少会给人带来不适。当我们压力太大或情绪低落时,人体内一种叫“皮质醇”的物质会大量分泌,它让身体进入警备状态。于是,身体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胸闷,呼吸不畅,心跳加速,血压上升,手心冒汗……这让我们很不舒服。
这种不舒服是身体上的,不代表我们的心情,但身体上的不适往往容易引发情绪的低落。在医院中,你会发现很少有人面带微笑,就是因为病人他们身体的痛苦导致内心的不愉悦,所以医生常告诫病人要保持好心情,实际上这是很难做到的。
2.它会破坏我们的自我形象
我们会在心里对自己的人设有一些特定的期待,比如你希望自己是温柔、自信的、心胸宽广的,那么,当你为了一些事情生气愤怒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够心胸宽广,这影响你对自己积极的看法,让你怀疑自己,甚至责怪自己为什么不能控制或消除这些情绪。
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我们也会担心负面情绪让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言行,进而影响我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3.它会导致我们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
无论是悲伤还是愤怒,这些情绪让人们感到不舒服、难受。人们也会为了缓解这些不舒服的感受,做出一些行为,而有些行为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负面的后果。
比如,当我们悲伤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对关心我们的人不理不睬;又或者,当我们愤怒的时候,我们会用言语攻击身边的人来发泄自己的怒气。
所以会发现我们经常伤害的人都是身边一些熟悉要好的人,包括亲人在内。
►负面情绪也有积极作用
当然,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也不全是负面的,从某种程度来说,有些负面情绪是对人有积极意义的。
愤怒就是我们的“保护伞”,它让我们明确自己的心理边界。在我们的利益或安危受到威胁时,我们就会愤怒。在愤怒的情感支配下,我们会开始做出一些自我保护的防御措施。
悲伤就像是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仿佛在告诉别人:我现在很难过,希望能够得到你的陪伴、理解和支持。
负面情绪带给人的影响,有积极正面的,也有消极负面的,因此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拒绝和压抑负面情绪。
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一味地想摆脱自己的负面情绪,可能会让你在其中越陷越深;而坦然接纳负面情绪的人,则能更好地面对它指向的问题,更快走出这种情绪,不让一种对负面情绪的情绪给自己造成更多伤害。
►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呢?
1.你要学会标记情绪
当情绪出现时,不要只是说“我心情好”或“我心情不好”,试着准确描述你感受到的情绪,越具体越好,并给它们命名。
如果你觉得识别情绪有困难,那么可以试着静下心来,深呼吸,觉察你的生理反应。比如,心跳很快可能是焦虑,心胸格外沉重可能是悲伤,下巴不由自主绷紧可能是愤怒….
标记了你的情绪之后,你才能准确地发现这种情绪带给你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比如,当你发现自己现在的感受是愤怒的,你才有机会去了解:什么事情让我愤怒,是不是这件事情威胁到了我的利益或安危?
2.列出自己的利弊清单
基于对自己情绪的标记,我们才能进一步考虑我们是否要做些什么让自己的情绪得以缓解。比如,去攻击那些试图伤害我们的人或事情。不过,在做出行动之前,你还需要考虑:是不是这么做了,我就能感觉好起来?长远来看利大于弊吗?
3.聆听你情绪背后的诉求
我们内心常会有一些除了情绪之外的想法,在恰当的时候聆听它们背后的诉求也很重要。
比如,在同学聚会上,一个许久不见的老同学兴奋地和你分享她的喜事——最近恋爱了,过几天要和男友一起去度蜜月。你越听越不爽,甚至突然不太待见这个人了。那么,你可能是在嫉妒。
而你内心的声音在说:你应该更加努力工作,应该多社交才有机会脱单,应该对自己好点……此时,这个内心的声音可能是在指导你下一步应该怎样做,而这个指示常常是有价值的。
4.假设自己正在与需要你帮助的孩子对话
另外,在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如何更好地安抚自己呢?心理学家们发现,通过假设自己正在与一个孩子对话,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更温柔、更细腻一些。
想象如果一个孩子现在和你身陷同样的情绪中,一样的沮丧,这时他需要你的帮助,那么你会怎样宽慰他,给他什么样的建议呢?
你不会一上来就鄙视、无视或责怪那个孩子,你会认真倾听,耐心的陪他一起梳理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看这件事可以如何解决。然后你再以同样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为这时,你就是那个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