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复试调剂] 最新分析:专业素养缺失才是复试淘汰的主要原因

[复制链接]
考研咨询师-小七 发表于 2020-5-18 10: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小编带你盘点复试淘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一起来看看过来人的血泪史!

虽然初试的成绩能在复试阶段占据一定的优势,但现如今复试的权重越来越高,很多院校初试复试都是五五开,所以如果还抱着复试只是走个过场的心态,初试成绩再高也会被淘汰!

这个时候肯定有同学要大喊:有黑幕!!!

你们可别再让复试背锅了,初试高分被刷就说是有黑幕,未免也太草率了,即使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也是极极极极极极极少数的。最重要的还是你在复试时的表现如何。

复试淘汰的原因无外乎就这么几个:

01表达能力低下
笔试成绩好的学生,表达能力不一定就好,而笔试成绩虽然差,但是表达较好的学生大有人在,在考研复试中,表达能力占据的成分还是比较重的,而且表达能力好能够很加分,给导师的印象也会特别深,如若表达能力不好,即使知晓导师问题的答案,也回答不出来,或者表达不够完善,自然得到分成绩就会差很多,也是比较有可能被刷的。

02盲目自信
有些考研考生在复试被刷都是因为盲目自信,考生认为自己的考研初试的成绩好,以为复试就是走个过场,就不好好准备考研的复试。导致考研复试的备考没有用心,在面试的时候过于骄傲,最终导致自己的考研复试被刷。

03心理素质差
复试不同于初试,初试只要知识牢固,基本上都可以考个不错的分数,但是复试是需要面试的,你的初试成绩再好,如若心理素质不行,在面对导师的考验,基本上是承受不住压力的,可能导师问的问题都听不清楚,脑子已经处于懵的状态了,东一榔锤西一棒头,讲不到核心点上。这也是容易在复试的过程中被刷的原因。

04专业能力只限于书本
一般面试过程中,导师会对你报考的专业领域现状及前景进行提问。如果对整个行业或者大的经济环境一概不知,就会无话可说,甚至读不懂问题。建议同学们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对自己所研究的行业现状、前景等做全面的了解。导师想要招是肯定专业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因为接下来几年都要共事的,面试的学生即使成绩再好,但如果只是“书呆子”,高分低能,不会理论联系实际,那么毫无疑问,这样的考生会最先被刷掉。

综上所述,专业素养的缺失才是复试淘汰的主要原因,在学业评价上能够获得高分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表现较差,思维能力、课外知识的延展、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的现象。


提高专业素养

1、阅读学科经典著作,关注老师学术动态
如何能够在几分钟内恰当地回答老师的问题,需要的不仅是对本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更是对思维的一种考验。

针对这种情况,最快的提高方法就是阅读所报考专业的经典学术专著。除了阅读经典著作外,还要阅读一些与所报考的学校在该专业内相关老师的学术著作。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而且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别可能会很大。复试的时候要想做到有的放矢,就必须把自己的专业素养同这些学校的风格结合起来,做到知己知彼,这样才能百战不殆。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老师会十分重视考生归纳推理的逻辑能力、实验知识方面的积累。在面试时可以适当的跟老师讲你的本科毕业设计,老师关心的是你都做过哪些实验,是独立完成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设计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中用到的原理和对结果的判断。所以,理工科的考生有必要在这方面下功夫,进一步熟悉相关常识、操作流程等。

考生对于理论与实验的结合情况很重要,一些院校可能片面注重考研率,忽视了对考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极力避免这种专业素养缺失的情况。

3、刻苦努力,对专业求知欲望大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一点就是他们需要做课题和写论文,而这两项学习任务都需要刻苦努力的精神、坐得住冷板凳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勇气。所以,一般踏实肯干的考生最容易得到导师的青睐。

学生们诚实的品质是老师最看重的,回答问题的时候过度表现自己、不讲礼节、诚实度不够的考生一般不受欢迎。说话思路清晰,坦诚不说大话,谦虚,对热点问题把握很好,这类考生最容易得到导师的青睐。

作为合格的研究生一定要表现出你的求知欲和对学校、专业的向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热门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公司服务热线:

17666062040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运营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邮编:510000 Email:3234291313#qq.com

Copyright   ©2015-2016  中大考研论坛_中大考研咨询_中大考研网传真题资料(非官方论坛)©技术支持:考研院     ( 粤ICP备191546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