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复试战线拖得蛮久,最终采用线上复试的形式,其实大家都一样,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我们方向面试的时候,先三分钟自我介绍,然后抽一道专业题回答,再就是老师们一些自由提问。然后英文面试环节是先用英语自我介绍,再回答一道问题。感觉今年问的问题都跟往年不太一样,所以具体问题参考性也不高,就不详述了。 但是我个人自从出了初试成绩我就有一直在准备复试。是按着往年的初试复试来复习的,以不变应万变。 大概春节假期结束后我就逐步开始了复试的准备(纯粹觉得没学习很空虚,同时也想缓解一下成绩出来前的紧张)。因为初试时间有限,所以我在初试后、成绩出来之前也补充了一些课外的读物,比如《大数据时代》、《中国体验》、《弱传播》等书籍,也相应记了一些读书笔记。 此外,我还再次重新把大数据方向导师的论文仔细看了一遍,因为初试时候没有太多时间详细看,所以利用初试后的时间再次仔细看导师近三年的论文,并且把初试暴露出来的问题解决掉。此次认真看论文,我会觉得我对知识的理解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尤其是研究方法一块,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似乎初试看过的内容、大数据研究方法等知识都连通起来了。所以我觉得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建议在初试备考中后期就可以多看看导师的论文。
因为初试考了蛮多热点的,所以我在复试备考过程中也比较注重对热点事件的整理、尤其是新冠疫情相关的。也看了一遍初试的电子笔记,重新再系统梳理了统计和研究方法的知识点。
同样,复试备考我也做了新的电子笔记,主要按专题划分,都是一些以前没有太系统整理的知识,我将其分为了“新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媒介伦理规范 专业主义”“大数据研究方法”“文献检索”“论文笔记”“疫情与新闻传播(数据新闻)”“国际传播”“面试问题”几个板块,以应对笔试和面试。 但是,今年笔试没有了,抽到的问题也没准备好,老师追问的问题也都与这些无关…所以emm…. 不过这些都过去了,成绩成为了过去式,不看复试结果,我觉得整个准备过程我是收获很大的,尤其是对大数据研究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从对导师论文的研读中我更加清晰了一个研究的进行过程,从对新冠疫情等热点话题的梳理中,我对数据新闻、对一些社科理论的运用更加明晰了,等等。 此外,由于复试战线的确蛮久的,我就利用了空闲时间,自学了python语言、tableau等作图软件,让自己提前去熟悉大数据研究方法和数据可视化的工具。尽管短时间也未必能掌握特别好,但也是个好的开始,知道自己对这些软件的接受程度,以便之后学习的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