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复试经验] 中大2020考研复试:何时联系导师更容易留下好印象?

[复制链接]
中大考研论坛李 发表于 2020-5-19 10: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虽经历考研初试关卡,但想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还有经历重重考验,其中考研复试便是接下来同学们马上需要面对的,考研复试什么时候联系导师,联系导师时该说些什么?

 一、成绩出来之前要不要联系导师?

  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估分成绩还不错,并且报考本校或者之前就有跟目标院校的导师保持联系的,现在可以联系。跟老师说明自己的估分情况,向导师咨询在现阶段需要准备哪些内容等等。

  第二种是对自己的分数不是很有信心,那就先不要联系了。因为即便现在联系导师你也不知道问什么,想要了解什么,而导师就算是会回复你,最可能说一句话:等成绩出来再说吧......

  二、什么时候联系导师?

  等成绩出来之后,大家对于自己的分数都有一个定位,是否过线,进入复试是否保险,是否需要找调剂。

  有了定位之后,开始着手联系导师,不论是复试还是调剂院校的导师。将自己的分数以及个人简介或者简历发给导师,有可能会收到导师的回复。而且有些还会很直接的告诉你进复试的几率大不大,或者告诉你提前做好调剂准备等等。

  当然,想要更精准的信息,加大成功录取的把握,大家可以查看各大院校的复试等资料,以及报复试辅导班(包括复试专业课资料、专属资源、专业指导、面试模拟训练等等),会有更加详尽、更专业、更精准的复试资料以及指导。

  三、提前联系导师有什么好处?

  总的来说,联系导师指导有以下几个好处:

  第一,有利于导师了解自己

  从导师方面来说,毫无疑问,导师当然希望挑选到能力强,又对自己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生,这样对招收学生与指导他们的学习更为有利一些。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跨校跨地区择校,导师无法知道究竟有多少学生报考、无从确切了解报考者的基本情况,师生双方在复试前都十分陌生,既不利于导师选择学生,也不利于学生正确"推销"自己。

  第二,有利于自己了解导师

  一般来说,导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名望较高的年长教授,并且大多在某一方面有科研项目或者科研成果。选择这一类的导师无疑能在学术道路上快速成长,但是同样要知道选择他们的竞争同样很激烈,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

  另一类是如日中天的年青学者。他们年轻而富有开拓意识,大都具有博士学位,是学术上的新星。这一类的导师具有很强的进取心,紧跟学术前沿,热心于研究上的开疆辟土,因而有利于学生接触新的研究领域,极易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有熟识的学长学姐,好向他们咨询一下导师的人品和口碑。有些导师基本上见不着面,根本顾不上对自己学生的培养。

  总之,提前联系导师是很有要的。不要想着投机取巧,一般来说,导师大都是德艺双馨的学者。如果有机会在复试前和导师见面,不要搞小动作,给导师“送礼”什么的,导师会很反感,反而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直接pass掉,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另外,再提醒一下同学们,如果要去见导师,好提前拜访一下师兄师姐,了解一下这个专业的特点,了解一下你整个目标院校老师的状况,也了解你在未来整个复试过程中,老师的决定权到底有多大等等。

  四、现阶段需要做什么?

  除了复习专业课、英语口语之外,别忘了搜集导师的信息。了解导师的基本信息与学术力量的基本情况,而且一定要注意一下,导师的方向,自己是否喜欢,发展前景,还有不读博的话,看看好不好找工作,如果读博看好不好发文章。如果有资源就找学长学姐了解更直接的信息,心里更有谱。

  五、到哪找导师联系方式?

  一般所报考的学校网站会在该学校某专业设置与招生数量,以及导师风采(有的是导师简介),里面会包含有导师的联系邮箱,当然也有没有的。若对某位导师有兴趣,还可过"百度"进行搜索,或许会得到更多资讯。还可以过某些专业网站获得大量信息,比如说中国知网,上面会有一些学术论文,也会搜集到相关联系方式。

  不管是发邮件还是面见导师,你要给导师呈现的是你对这门学科的了解,你对整个学科发展的认识,以及未来你考上研究生之后你所要做的事情,和老师去进行学习的时候你的学习态度,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态度,这都决定了你未来是否能够得到老师认可。

  须要强调的一点,不管是跨专业,还是本专业的同学,尽可能的强调自己的学术背景,强调自己的求学能力,强调自己踏实认真的学习精神,这都是非常关键的。不要担心没有做过拿得出手的项目或论文,展示自己能学习、爱学习该专业的精神,适当的“包装”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但是要记住一点,你要对自己要说的话、简历上的内容熟知,你说的话和简历上的内容导师都是有可能提问的。

  六、导师最喜欢的3类研究生

  1.人品

  基础项:善良、正直、负责

  科研相关项:进取、有一定承受能力、好奇心

  加分项:乐于助人、大度、幽默 (这个要求有点高)、为他人着想、细心、独立

  2.能力

  基础项:生活能力、基本的学习能力

  科研相关项: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表达能力
调剂咨询微信:sysukaoyanfudao
咨询电话:1766606204
微信公众号:中大考研论坛
中大考研交友学习资料交流群:2756998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热门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公司服务热线:

17666062040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运营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邮编:510000 Email:3234291313#qq.com

Copyright   ©2015-2016  中大考研论坛_中大考研咨询_中大考研网传真题资料(非官方论坛)©技术支持:考研院     ( 粤ICP备191546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