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这届大学生有多难?
摘要:最近偶然看到一组数据:应届生新增岗位规模同比降幅49%,作为应届生岗位的创造主体的小微企业(100人以下)应届生需求同比降幅达到60%。874万应届生的春招面临着地狱模式,很多人可能毕业即失业!
同时还发现,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出入境管控政策与措施。
比如澳洲拒了十几万中国留学生,不让回澳;美国暂停普通签证业务的申请及面试办理;英国中国境内所有城市的英国签证申请中心都已无固定期限关闭......
这些政策与措施都让准备留学、春季入学、以及正在申请2020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出国留学之路难上加难!
就业难!出国留学也难!虽然教育部为了减轻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针对毕业生适当延长择业时间: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在及时办理就业手续。但是延长择业时间并不是不就业,最后还是要解决就业问题的,此背景下,不仅今年,可以预见的是下一年、下下一年的就业竞争都会更为激烈。面对无比残酷的现实,作为刚刚毕业的小伙伴应该都感到欲哭无泪了吧~幸好还有好消息,教育部官宣:考研扩招18.9万人!
所以目前来看,大家应该都将考研作为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认可考研应该是解决这届毕业生困境最好的法子了!选择考研,不是逃避就业压力,而是蓄力,是怀抱着未来能有更好的物质条件;拥有更多选择工作的权力;希望未来能有底气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想成为和喜欢的人一样优秀的人......所以踏上考研之路。
当然考研之路从来都是千军万马的拼杀,从来就不会太简单,所以选择考研的时候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比如喜欢什么专业,希望小伙伴们在考研备考之初要想好下面这些问题:
你是为了什么而考研?
1.本科差,想换个更好的平台因为本科院校不够理想,想通过考研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平台,985、211名校是这部分同学的首选。那么,你就可以选择目标院校的冷门专业,报考人数比较少,竞争也就不那么激烈了。这样的同学更适合以院校优先啦。2.想继续深造自己的专业或者换个更喜欢的专业考研是给自己一次新的机会重新选择未来发展的道路,是因为对目标专业感兴趣,以后想从事相关的工作。这样的小伙伴会更注重专业的情况,期待得到更加专业的指导,希望会在择业中更具竞争力,那么这部分小伙伴可以优先选择专业。
专业和院校的优先选择1.院校优先
(1)优势名校光环。可以让你获得比其他人略多些的机遇,信任和尊重,并且在就业方面也很有优势,现在市面上有一定地位的企业要求的都是985、211这些名校,企业HR在筛选简历的时候学校是硬性要求,这就是企业的名校情节,在校招的时候名企一般都去名校校招。虽然说学历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但很多时候,它们就像一道门槛,社会科研团体,比如研究院,设计院,大型国企等,普遍认可名校,拿下课题更容易。找工作时有的单位限定211和985,在还没见到你的能力之前就因此被淘汰岂不是有些遗憾。对于抱有这样想法的同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学校资质。丰富教育资源和人脉资源。现在的科研工作都是由国家经费支持完成的。名校意味着更多的国家投资,更有实力的导师指导,更多的各界人士之间的交流,更牛的校友;曾和一个五十岁左右的清华金融毕业生交流过,说他的人脉圈子没有问题,证监会、银监会都是他的师兄弟校友,这就是优势。
(2)劣势专业不对口,学起来比较吃力。在读研的三年里可能就不会获得令自己满意的知识输入。专业代表着你个人的职业兴趣。因为热爱,所以选择。硕士期间任务比较重,学习内容也相对单调。只有自己喜欢的专业,才会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如果选择的专业不适合,学起来很痛苦不说,还很难获得好成绩,有些同学甚至会延期毕业。
2.专业优先
(1)优势专业素养较高。选了好的专业就意味着你在三年读研的时光中会对自己的学习质量产生更高的满意度,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一个大学的重点专业也会为你的学术需求提供更多经费和师资等方面的支持。更好的把握未来行业发展的优势,有助于自己的就业,有利于更好的把握未来行业的发展前景,专业的选择意味着选择未来的职业,选择自己的未来,选择了好的专业意味着自己将来会进入一个比较好、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但选择了好的专业并不意味着放弃对院校综合水平的要求,只是在专业的基础上选择更好的院校。
(2)劣势缺乏名校光环。不得不功利地说,在应聘的时候,“985”、“211”高校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优势。身在普通高校热门专业的你,如果无法敲开面试官把守的第一扇门,就根本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某位上岸的学长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好学校只能给我带来荣耀,可是好专业能让我们养家糊口。无论是先选学校还是先学专业,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每个人最理想的还是名校+优势专业+一线城市的组合,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决心与能力去实现这样的目标,大家可以评估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目的以及自己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过往的学习成绩等等,然后再做决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