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班】2023年中大647基础医学综合强化班授课计划出炉...
#好课推荐推荐指数:★★★★★授课老师:直系学长学姐推荐语:只针对中大考研
扫码即可 试听课时
授课教师小高学长:22年上岸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试复试均高分,且排名靠前;曾经以共同身份发表一篇SCI;一对一教学过多名学弟学妹,有授课经验;个人学习逻辑思维较强,擅长搭建知识框架,梳理知识点。
辅导科目
中山大学647基础医学综合
授课总课时
拟定总课时数:强化班24课时;冲刺班13课时
授课辅助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蓝宝书、中山大学本科教学PPT、历年真题、讲义。
授课时间强化阶段计划结束时间10月15日;冲刺阶段计划结束时间11月30日。第1-2课时:9月2日,19:00-21:00;第3-4课时:9月11日,19:00-21:00;常规授课时间:周一、周三、周五20:00-21:00。
辅导内容针对中大专业课历年考试重点难点指导,帮助学员对不同章节做到融会贯通,同时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保持上课内容的主观性,并分享有利应试的各种经验、方法。强化阶段每次授课时长为2课时,保证视频课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课程内容在抓整体内容的同时,主抓常考点,难点,确保此阶段有主有次,完成预期强化阶段学习目的。
授课计划
病理生理学课时1-2 (2h)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上)1、 水、钠代谢紊乱2、钾代谢紊乱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1、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2、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第七章缺氧 1、常用血氧指标2、缺氧的分类、各种类型缺氧的发生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3、缺氧时机体的各器官系统功能与代谢变化第八章发热1、发热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2、发热时代谢与功能的改变
课时3-4 (2h)第九章 应激 1、应激、应激原的概念2、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3、应激时机体的各器官系统功能与代谢变化及与疾病的关系第十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1、信号转导异常的机制2、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1、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疾病2、细胞凋亡调控异常与疾病第十二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1、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原因及条件2、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3、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4、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第十三章 休克 1、休克的概念、病因及分类2、休克的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3、休克时机体代谢和功能变化4、常见休克的特点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1、DIC的概念、原因及发病机制2、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课时5-6(2h)第十五章 心功能不全 1、心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诱因与分类2、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反应3、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4、心功能不全时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第十六章 肺功能不全1、呼吸衰竭的概念和分类2、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3、呼吸衰竭时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第十七章 肝功能不全1、肝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及分类2、肝功能不全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3、肝性脑病(概念、分类与分期,发病机制,影响因素)4、肝肾综合征(概念、发病机制)第十八章 肾功能不全 1、急性肾功能衰竭(概念、病因与分类,发病机制,发病过程)2、慢性肾功能衰竭(概念、发病过程,发病机制,功能代谢变化)3、尿毒症(概念、毒素、功能代谢变化)第十九章 脑功能不全1、认知障碍2、意识障碍第二十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1、发病机制
生化部分课时7-8(2h)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第三章酶和酶促反应 1、酶的分子结构、功能2、酶促反应特点3、酶促反应动力学4、酶活性的调节5、酶与医学的关系第五章 糖代谢1、糖的消化、吸收与转运2、糖的无氧氧化3、糖的有氧氧化 4、磷酸戊糖途径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6、糖异生7、血糖调节及糖代谢障碍第六章生物氧化 1、氧化呼吸链的主要成分、排列顺序2、氧化磷酸化的概念、意义、影响因素3、ATP的生理功能、生成方式4、其他氧化、抗氧化体系
课时9-10(2h)第七章 脂质代谢(上)1、脂质的主要种类及功能2、脂质的消化与吸收3、甘油三酯的代谢4、磷脂的代谢5、胆固醇的代谢6、血浆脂蛋白代谢第八章 蛋白质消化吸收和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营养价值2、氨的代谢3、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4、一碳单位的来源与功能5、含硫氨基酸的代谢6、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核酸的种类、分子组成2、DNA的结构、功能3、RNA的结构、功能4、核酸的理化性质、应用第九章 核苷酸代谢 1、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分解代谢2、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3、核苷酸抗代谢物的作用机制及应用
课时11-12(2h)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真核基因与基因组 DNA合成DNA损伤和修复 1.大纲要求2.DNA复制的基本特征3.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4.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5.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6.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第十四章RNA合成 1、转录作用的特点2、转录体系的主要成分3、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4、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5、真核生物RNA的加工、降解第十五章 蛋白质的合成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体系2、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3、蛋白质生物合成后的加工和靶向输送4、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与干扰
课时13-14(2h)第十七章 第十九章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肝的生物化学 1、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2、肝的生物化学第二十二章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1、癌基因与抑癌基因2、DNA重和重组DNA技术第二十三章 DNA重和重组DNA技术第十六章 基因表达调控1、基因表达的概念和特点2、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和意义3、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4、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
病理学课时15-16(2h)病理学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细胞对环境刺激的应答反应:适应、可逆性损伤、不可逆损伤2、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表现:萎缩、肥大、增生、化生3、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4、可逆性损伤(变性)的形态学特征:细胞肿胀、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粘液样变性、淀粉样变性、细胞内糖原集聚,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5、不可逆损伤(细胞死亡)的形态学特征:坏死的概念和基本病变、坏死的类型、坏死的结局和后果;凋亡的概念及特征、凋亡和坏死的区别病理学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1、再生的概念2、人体三类再生能力不同的细胞: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细胞3、再生的过程:上皮组织、血管、纤维组织、神经、肌肉组织的再生4、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概念、功能,肉芽组织修复的过程,瘢痕组织的特点及危害性5、创伤愈合: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创伤愈合(皮肤、骨)的类型(一期愈合、二期愈合) 病理学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的定义、病因、常见类型、病理变化和后果2、血栓和血栓形成的定义、血栓形成的条件、形成过程、血栓类型、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3、栓塞的定义、栓子运行的途径;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等的形态特点、后果和对机体的影响4、梗死的定义、原因、类型;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的原因、形成条件、形态、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病理学 第四章 炎症
1、炎症的概念、原因、基本病理变化、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炎症的分类2、急性炎症的病理改变(包括炎性充血、炎性渗出、炎性浸润 )3、急性炎症的形态学类型(变质性炎、奖掖性炎、纤维素性炎/假膜性炎/绒毛心、化脓性炎/表面化脓和积脓/ 蜂窝织炎/脓肿、出血性炎)4、慢性炎症的原因、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的病理特点、炎**肉、炎性假瘤、肉芽肿性炎(概念、原因、分类及构成),炎症的转归及炎症介质病理学 第六章 肿瘤
1、肿瘤的概念、命名、分类、形态特征,肿瘤的分化、异型性、间变2、肿瘤性增生VS非肿瘤性增生,良性VS恶性肿瘤,癌VS肉瘤3、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局部浸润和转移)、肿瘤生长的生物学特征及机制4、恶性肿瘤的分级和分期,常见肿瘤举例5、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一般影响、恶病质和副肿瘤综合征)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和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课时17-18 (2h)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1. 动脉粥样硬化: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变发展过程及其病理变化;重要器官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特点;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好发部位、病变特点;冠心病概念;心绞痛的概念、临床病理特点;心肌梗死概念、原因、好发部位、类型、病理变化和并发症3、动脉瘤的概念及类型4、高血压:定义、分类、病因、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病的病变发展过程、基本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病理特点5、风湿病: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变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病理变化;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的临床病理特点6. 感染性心内膜炎: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急性与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7. 心瓣膜病:概念,二尖瓣、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心脏病变特点、血流动力学改变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
1.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 尘肺和呼吸系统肿瘤职业/环境有关的肺疾病:硅沉着病、石棉沉着病 鼻咽癌 肺癌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1、慢性胃炎的概念、分类,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病变特点2、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合并症及临床病理联系3、炎症性肠病的概念,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病病理变化特点4、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概念、好发部位、肉眼及组织学类型、转移途径和预后,早期癌与进展期癌的概念5、胃肠道间质瘤(GIST)及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概念、组织学特点及分级原则6、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变、临床病理类型,临床病理联系。毛玻璃样肝细胞的概念及意义7、 肝硬化概念、临床病理类型(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和胆汁性肝硬化) 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变、临床病理联系;假小叶的概念8、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肝癌与进展期肝癌的定义、肉眼及组织学类型、转移途径和预后第十二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 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非特异性淋巴组织增生的形态学改变,常见的淋巴结炎、淋巴结病2. 淋巴瘤的定义、诊断常用辅助技术、分类;3、霍奇金淋巴瘤VS非霍奇金淋巴瘤4、髓系肿瘤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基本病理学特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特点,髓样肉瘤;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特点,费城染色体
课时19-20(2h)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1、肾脏常见肿瘤的病理改变:肾母细胞瘤、肾细胞癌;尿路上皮癌的病理改变2、肾小管间质疾病: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间质性肾炎(药物性、过敏性)3、肾小球疾病:肾小球的正常组织学及肾小球疾病诊断相关技术、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常见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综合征(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症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病理类型及基本病变第十四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1、子宫颈病变:慢性子宫颈炎的病理形态特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概念和形态学改变;子宫颈癌的病因、病理类型、特点、临床意义、扩散和转移2、子宫内膜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3、妊娠滋养层细胞肿瘤:葡萄胎VS侵袭性葡萄胎VS绒毛膜癌4、卵巢肿瘤的病理类型及特点5、乳腺囊性增生症和纤维腺瘤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乳腺癌的病因、病理类型、病理变化、治疗生物标记物的作用及与预后的关系6、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第十五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1. 甲状腺肿的基本概念、分类、发病机制、病理学特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概念2. 甲状腺腺瘤的病理学特点;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区别3. 甲状腺癌的主要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的病理学特点4. 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癌以及嗜铬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5. 糖尿病的概念、分类、发病机制及病理学特点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
1、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改变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机制、病理学改变、临床病理联系3、胶质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变、分级;各种神经系统肿瘤举例4、颅内常见并发症 :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脑水肿、脑积水第十七章 感染性疾病
1、结核病概念,流行病学特征、基本病理学改变及转归;几种结核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转归:原发性肺结核病、粟粒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肠结核和其他结核病的病理学改变与临床特点2、伤寒的概念、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病理变化、临床分期、病理联系3、菌痢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分期与病理联系4、肠伤寒、肠结核以及菌痢的溃疡改变和区别5、麻风病因、传染途径和发病机理、分型6、梅毒:病因、发病机理,基本病变和临床分期7、钩端螺旋体病:病因、发病机理、病理改变8、深部真菌病: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形态特点
课程整体规划介绍强化阶段课程注重重点、难点,在基础阶段课程的基础上,做到有主有次,目的在于帮助学员抓住重点,攻破难点,顺利提升分数!
授课老师对学弟学妹的嘱托与期望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扫码一键添加课程顾问了解课程详细情况/⬇️
页:
[1]